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安邦咨询研判2017中国经济(一)

安邦咨询研判2017中国经济(一)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1-16 17:2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安邦咨询研判2017中国经济(一)

【概要描述】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1-16 17:26
  • 访问量:
详情

安邦咨询研判2017中国经济(一)

日期:2016年12月27日 10:03
 

2017年的经济形势依旧不明朗,这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判断。什么叫形势,形势是形与势,前面是情况,后面就是判断,有了判断,才有战略。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的时候讲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说,意思是“方向路线是至关重要的。方向路线对了头,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如果方向路线错误了,你有再大的力量也会失败”。真的是实践出真知,搞形势判断的目的,实际也就是为了搞清楚方向和路线。

对于2016年的经济增长,很多人悲观的一塌糊涂,唉声叹气,我说别看情况似乎糟糕,但经济增长应该与2015年“差不多”,这个判断在一整年中,我从来没有修订过,实际结果估计也就是“差不多”。我不搞投行那一套,一年当中几次修订预测,那还预测干嘛?这样做,太没有出息,错了就错了呗,谦虚点承认就是,谁也不是神,总有机会犯错的。关键不是一个数字,关键是你的判断能否可以解释问题。

那么,2017年我们会面临什么情况呢?

01.中国在世界的短板比较多

现在流行讲“短板”这个词汇,放到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来看,到处都是短板,俄罗斯总统普京可以持续发展与特朗普的关系,最近还在夸奖特朗普“聪明”,但中国就不行。台湾蔡英文也站出来作梗,她也给特朗普打了一个电话,特朗普还真接了,并且称蔡英文是“总统”,破了中美关系40年的“规矩”,让中国反应也不是,不反应也不好,很难办。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台湾就是一个短板。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短板。小辫子比较多,就像是一个新疆姑娘。

随便再讲讲中国的短板,缅甸是一个,人家往中国境内扔炸弹的同时,我们还卖武器给对方;朝鲜是一个,不停的在你边境旁边放原子弹,管你中国怎样想;印度是一个,它老想当亚洲的老大,也善于抓中国的小辫子;台湾是一个,游走在统独之间;日本是一个,不但有领土争端,还有谁当亚洲老大的争端;越南是一个,主要是领土争端;新加坡是一个,这是一个挟洋自重、心怀叵测的小矮人;委内瑞拉是一个,弄了中国不少钱,将来翻脸是早晚的事情;还有澳大利亚,其实俄罗斯也是一个,甚至回归后的香港,居然现在也成短板了。

我去年说过,现在到处都是想借中国的火,点美国烟卷的人。

短板一多起来,就不好办,这个按下去了,那个又起来了,甚至大家都已经熟练了,用这个短板来交换那个短板,在某个问题上,我们表态支持一下中国的“重大利益”,但中国一定要满足我们的实质收益。敲中国竹杠,变成了人人熟知的外交游戏。甚至像菲律宾那样,让我骂老美都没问题,反正骂谁也是骂,只要给钱、给利益就成,反正“以后”再说以后的。

出现这种情况,实际是老问题了,中国一直是按照“冲击-反应”模式来做的,不是按照“预测-战略”模式来做的,所以我们没有套路,没有规矩,只有临机应对。非得等事情发生了,再临时琢磨办法,叫做“有事外交”。外交上缺战略,就让我们不敢划地为界,把话讲在前面。生怕即便划了,人家过界还是没招,更被动,甚至有招也不敢用。这就不是实力的问题了,而是习惯的问题,是改革的问题。

当然,短板比较多,外部债务就会比较多,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只能闷头想办法,自我画地为牢,资源有限,可想的办法也会非常有限。说是要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是着眼于效率,自我压榨效率,如果外部空间问题不解决,仅靠效率的提高,这终归是有限的提高。

02.超饱和的世界市场

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从经济增长数字上看,现在恐怕只有三个国家的数字还比较好看,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印度。虽然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字还比较好看,但印度的形势又不明朗了,它经常吹牛,要超过中国。

欧美的一些研究机构也愿意看到这一点,所以也在吹印度,但印度并不太争气,临近年底了,又搞出来一个“钞票事件”,说是为“反腐败”,一夜之间,废除了原有的大额钞票,这些钞票占到使用总数的 80%,一下子金融体系全乱了,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废除几张钞票就能“反腐败”,这要是真能管用,中纪委估计早就干了,想法也太简单了,不但一下子把印度经济体腐败严重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而且对印度投资环境的成本评估,估计大家也要修订,肯定一下子都高了不少。

这样一搞,印度的经济增长会受到冲击,有人说今年只能到 4%左右,我最后估计也就是 7%上下,不见得比中国高。估计这个结果会晒了很多人的眼球,当然部分脸皮厚的西方人除外。

欧洲的经济反弹,预计只会在少数国家比较明显,大部分地区还是陷入在不死不活的泥潭当中。现在困扰欧洲的事情,过去主要是南欧,现在南欧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主要的困扰是三件事情,一个是脱欧的问题,一个是民粹主义抬头,一个是土耳其。

脱欧,英国人开了头,后面还有意大利,伦齐总理的败选,实际只是与脱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修宪,他为什么要修宪?因为伦齐也想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奇葩的意大利国会不支持,据说有关改革,两院共进行了 4500 次讨论和 5600 次投票,并对改革的修正案文本进行了 8300 万处修改,才最终形成了包含 122 条内容的修正案最终文本。

这搁谁也忍无可忍,我们这个世界,有人最多是不想干事,意大利人不但不干事,还一定要想干事的人陪着玩好,所以伦齐要修宪。结果呢?伦齐回家了!民粹,这个事情也在麻烦欧洲政客,民粹说白了就是草根,草根平时没事,该吃吃,该喝喝,就是别让草根抓着把柄。偏偏欧洲出了难民问题,难民不容易,应该同情,但欧洲人的政治同情心超越了他们的社会治理能力。男性难民的荷尔蒙一泛滥,立马动了欧洲男人的敏感神经,群起呼应,民粹大抬头。

天才而狡猾的英国人一看不妙,首先撤了,其他玩心重的欧洲人就遭殃了,不容易抽身了。说好的投名状呢?英国人回答说,对不住,兄弟先走一步。这种情况没有出乎意料,但也足够冲击,后面还有奥地利等一堆国家在瞧着。

土耳其,这是第三个难题。土耳其本来是欧洲年轻劳动力的大本营,老欧洲经济增长的小发动机。但总理埃尔多安可是有大志的人,他要恢复奥斯曼帝国的光荣,镇压国内政变时,大肆围捕反对派,而且都是社会精英,法官抓了,校长抓了,军官抓了,行政官员也抓了,而且动不动都是成千上万的抓和撤职。

这是搞运动啊,欧洲人一看,这种人要是混进欧盟,那欧盟会变成什么样子,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啊,但又不好直接拒绝,所以就挖空心思来想办法拖延。埃尔多安一看动怒了,政策更加具有侵略性,不但插手中东事务,而且对美俄也不给好脸色,俨然成为了欧洲人身旁的老虎。

欧洲人现在最着急的是,要寻找到一些有风度的方法摆脱掉这三件事。在经济方面,欧洲其实也略有起色,希腊在欧盟的支持下似有好转迹象,爱尔兰和西班牙的经济增长非常理想,制造业正在转往低成本的欧洲国家,如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有望回稳。

爱尔兰的经济增长有时候能达到惊人的 26%,但整个欧洲的经济增长率还是看低至 1.6%。 至于日本经济,不死,不活,不好,不坏,不增,不减,日本几乎就是一个常量,虽然日本政客们活动频繁,日本产品影响很大,但从增长的角度看,日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2015 年经济增长是 0.4%,2016 年可能是 0.9%,甚至更低,总之到不了 1 个整数。一个严重的老龄化国家,内需能有什么样的前途?主要看的就是外部了,所以日本政客折腾的厉害,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全球经济增长率方面,2015 年是 3.0%,原来预计2016 年的经济增长能有 3.4%,结果预测错误,现在估计 2016 年的经济增长大约在2.6%左右,总体看还是走低的。这里面让人警惕的是,世界市场的规模,在缩小,而不是在扩大。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世界市场的“超饱和”。过去是传统的欧美市场走进了现代化,进入了消费社会。后来是亚洲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还有亚洲四小龙等。这一轮过后,一个东方巨头也进入到了生产社会,这就是中国,更可怕的是这个东方巨头的生产能力还十分庞大而惊人,很快就在很多生产领域跃升为世界第一了。

于是,我们这个世界就更是彻头彻尾的进入到一个买方市场状态。有人说,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个世界生产的东西多,而缺乏购买者,中国一当购买者,OK,终于有人来买东西了,立刻价格就上去了!而需求端那边,实际一直变化不大,能够有钱消费的国家,市场规模加在一起就这么多,生产的东西多,再加上能生产的东西更多,这个世界的市场早就处于超饱和的状态了,这就是一个超饱和的世界。

长期以来,我们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立场在看这个问题,面对各种反倾销,面对各种贸易挑战,我们从心里就觉得人家欺负我们。我们的经济学家虽然数量众多,但管用的也不多,都是在“出主意”,怎么才能“战胜别人”,让中国产品更多的占有市场,而别人退出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有人会冷静地低头看看实际的世界,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们都知道,假定条件错误的情况下讨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上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经济学,都在拼命告诉大家如何投资搞生产,没什么人真正关心市场空间和真正的需求,甚至根本就是以卖出去的东西来衡量真正的市场需求,至于这是否反映了真实购买力,实际根本没人关心。所以,我们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赛跑,而且中国也的确赢了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世界市场的需求处于超饱和状态,那么这件事情与咱们中国的关系最大。我看 2017 年,世界贸易会处于一种大家“彼此玩命”的状态,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欧美市场就这么大,实在也是装不进去了。所以,我相信 2017 年的贸易纷争,将会十分剧烈,彼此是一种“不行就鱼死网破”的状态,渐渐的没什么理性了。

未来的中国,只能是一方面尽量去争取,比如充分利用 WTO 的机制来获取贸易空间;另一方面是应该采取理性态度,务实地寻求全球合作来解决世界市场超饱和的问题。我可以这样说,未来世界中,谁最先看清楚这种“超饱和”的状态,谁就可以当这个世界的引领者。

当然,如果中国能更加理性的话,那么去年我讲过的“新丝绸之路共同市场”,就应该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今后的世界,不“扶贫”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扶贫”来扩大市场,“扶贫”可以致富,对于国家之间来说,也是如此。世界发达国家市场实在已经挤得风雨不透了,再拼下去,一块都死。

总体从世界形势来看,2017 年绝对不会是平静的一年。

03.美国经济逐渐走向孤立,甚至不排除变成又一个日本

川普上台当总统后,很多人关心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会怎样。当选总统后,川普最近连着开了几个“战略午餐a会”,就是一堆人吃顿午饭,会上有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简单直接地来介绍战略思想,这是国外常见的推销战略思想的作法。我是搞战略研究的,我也有战略思想,但老请客吃饭,我受不了。

最近,川普在“战略午餐会”上就再次重复讲,今后美国不但要对中国商品课以重税,,凡是把生产线迁往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企业,也要课以重税。他在吃另一顿午饭的是还讲,美国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分歧根本不可能调和。如果中国感到不安呢?一位川普的顾问回答说,“去他们的”。川普想当里根,像瓦解苏联那样,瓦解中国。

我不是川普的粉丝,从来不是,所以我不喜欢讨论他的言论,但是来问的人多了,我还是在很久前给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大格局均衡”,“小格局博弈”。这就是说,从总的地缘战略来看,美国是步步退缩的,现在快缩到二战前的状态了,基本就是太平洋一线了。

但在具体的问题上,无论是南海,还是两岸,或是中港,还是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等问题上,川普都会与中国进行非常激烈的讨价还价,只会比奥巴马时代更厉害,绝对不会更容易。

所以,今后中美之间打打闹闹的事情会非常多,但至少不会像奥巴马时代那样冷冰冰的,双方的沟通只是表面上的畅通。奥巴马最大的问题就是傲慢,他看不起中国,从心里就看不起中国,这是最大的问题。两国之间表面上的礼貌,很难掩盖这种骨子里的傲慢。这就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实际只能保持礼尚往来的程度,无法深入解决问题。

当然,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而川普继承的是一个比较好的经济开局,奥巴马实际是移交了一盘好棋给川普。如果川普不乱搞,继续专注于强调美国事务,鼓励制造业回流,则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率。很明显,即便美国制造业不会真有很大幅度的回流,至少准备流出的美国制造业也会放缓步伐。所以,美国经济能搞好,美元会继续强势,目前还没有道理怀疑这一点。

2015年,美国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4%。IMF原本预测认为美国经济2016年增长率仍为2.4%,这也是一种“差不多”的表达式。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美国国会预算局都认为2016年实际GDP增长率将加速至2.7%,比蓝筹经济学家一致预测的2.6%增长率略高。美国今年经济增长是受上半年的拖累,第一季度只有0.5%的增长,二季度为1.2%,但从三季度和四季度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在逐季明显提升。

我想以后就看川普怎么玩下去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2017 年的美股可能发生大风险、大危机、大重组。现在的美股太贵了,连比尔·盖茨都这样说。一位经济学教授这样对我讲,现在所谓的创新这么多,吸纳了大量的资本,这是有钱没事干的节奏。什么 uber 之类的,少了一个、两个对经济有何影响?几大航空公司合并了又怎样?这么高的股价利润回报如何产生呢?如何支持呢?

很显然,美国在 2017 年的加息,会影响资本流向,资本更有活力,所以美股和上市公司方面会出大问题,再加上“川普非常不靠谱”的大嘴,动辄就可能让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上市公司丢掉几十亿市值,所以 2017 年的美国股市就更不太平了,要么有惊人的大危机,要么有惊人的大重组,大家必须要小心关注。

04.全球化要走回头路吗?

肯定不是。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是一种全球性的大分工格局,这是世界各国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各国都有好处,特朗普在竞选中虽然一直大唱反调,以反全球化的领袖为号召,但实际美国是无法以一国之力来反全球化的,产业组织根本不支持,现在的世界,谁还真能自给自足啊?所以现在的世界,只有一、两个,几个国家走反全球化的道路,根本没用的,即便右翼政客们上台了,也不要被他吓住了。当然,真懂经济的人,也不会被他吓住。

美国的问题在于,全球化的结果和利益没有分享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美国市场经济太彻底了,本来是应该再进一步的,是应该增加社会福利供给的,但实际它没有做到,一个奥巴马医疗保险还没做到位。老百姓一看,全球化企业家们赚了,华尔街赚了,根本没人管美国中产和工人的事情,那谁还不怒啊?

像这种问题,不是如特朗普想的那样,美国的再工业化,很多中国学者也是犯了大错的,这根本不是再工业化的问题,没有再工业化这回事,美国本来应该做的是,提供更加优厚的福利,至少不比欧洲差,从而让中产阶级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等于变相增加了中产阶级的收入,这样就没事了,特朗普也不会冒出来了。

美国民主党最大的失误就是讲不清楚这一点,让特朗普抓住了小辫子,拼命玩,结果把本就脆弱的希拉里给玩坏了。美国在特朗普的带领下,真要再工业化,美国制造业都返回美国本土生产,可能吗?生产出来东西怎么卖啊,那么贵,卖给谁啊?只卖给美国人自己吗?这是特朗普大忽悠搞的鬼,可惜相信的人还真不少。

我看现在的世界,也只有苹果公司的库克看的比较清楚。当年麦卡锡也就趁热玩了四年,从1950-1954年,我看特朗普也差不多,几年时间而已,美国还得回归正途。

下文请接安邦咨询研判2017中国经济(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