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牛痘,怎样理解才是一个类比推理的案例?

牛痘,怎样理解才是一个类比推理的案例?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19 09: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牛痘,怎样理解才是一个类比推理的案例?

【概要描述】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0-19 09:09
  • 访问量:
详情

牛痘,怎样理解才是一个类比推理的案例?

 

日期:2019年11月30日 11:01

        类比是人们推理论辩的工具,也同归纳一样,是人类的知识之源。《普通逻辑》有一个类比推理的案例:“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是受挤奶女工感染了牛痘而不患天花的启发。”按照《普通逻辑》中对案例理解,牛在感染了天花病毒之后没有死去,因此获得了免疫力;挤奶女工因接触牛而感染了轻微的天花病毒,也就在不觉间获得了免疫力。詹纳医生在这个案例中看到了牛与人在免疫这个生理层面上的类比关系。牛痘就是从牛身上提取,后注射进人体,不会使人死亡却可增强免疫力的病毒,是“疫苗”这个抽象概念所涵盖的万千品种的一种。

      《普通逻辑》中那句简短的话假定的是詹纳医生从牛和挤奶女工身上直接发现了疫苗的原理。即为人注射传染病疫苗的原理是从挤奶女工通过牛感染了天花病毒而对天花免疫中获得的直接启示,实际上人类与天花的斗争曲折漫长。

      1980年世卫组织宣告人类完全战胜天花,天花肆虐人类数千年历史,具有天花免疫力的“人痘”接种远早于牛痘。人类从观察到现象得到灵感,提出自然感染法,即从轻微天花患者身上取脓液感染自己,以此获得免疫力,即种“人痘”,“人痘”接种被引入英国,1869年完成20万例接种,自然感染法的风险极高,很多人因此丧命。

       接种“人痘”的死亡率和失败率高,引起詹纳医生的观察思考,他认为高死亡率是一个问题,而且没有放过这个问题,詹纳医生听说挤奶工对天花有免疫力,但认为是迷信,后来他在为农民接种人痘的过程中才发现一些人接种人痘后几乎没有什么反应,由于他有问题的意识,才有了对现象的进一步调查的行动。他询问得知这些人都是奶场工人,从牛乳头那里染上过牛痘。他开始重视这个现象,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做了成功的实验:从一个挤牛奶女孩手中的牛痘脓疱中取出痘苗,接种到一个男孩的手臂上。男孩七天后感到手臂略有不适,第九天有点头疼,没有胃口,第十一天一切恢复正常,手臂接种处流出一点脓液,跟天花出液症状相同。两个月后,詹纳再次给这个男孩做人痘接种,结果男孩再没产生任何症状,对天花有了完全免疫力。

       詹纳被后世尊为‘疫苗之父’当之无愧。这个评价并不是因为他首先发现了疫苗免疫这一克服传染病的原理,而是因为他在前人对偶然个案的观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具有专业精神的科学实验,这才使他获得了与失败率和死亡率较大的人痘相比完全无风险,因此真正可以称之为疫苗的东西——那个东西最初只是牛痘。

       我们应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科学背景中理解这样的实验精神,应当从达尔文环球航行,在对万千物种的观察中发现生物进化原理的意义上理解这样的实验精神。

       应当在科学实验的意义上理解类比推理作为人类知识来源的意义及其限度。类比只是开启了一个认识空间,指出了一个认识方向。

       相较于近代科学具有专业性、规范性的实验精神和实验过程,最初启发科学家认识灵感的类比思维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它的作用也许被传记、教科书夸大了——就像苹果砸中了脑袋、水蒸汽顶开了壶盖,对于发现万有引力、发明蒸汽机并没有那么重要一样。

       牛痘作为类比案例的作用,体现在牛痘与“人痘”的类比关系中:既然从天花的微轻患病的人身上提取脓液(人痘)可以使其他人获得相应的免疫力,那么从天花的微轻患病的牛身上提取相应物质(牛痘),也可能使人类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其间更具体的物质关系和物质过程,用下来的话表述可能更准确:“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疫苗之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附记
       天花是历史上另一种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一但染上此病会出现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四肢和腰背酸痛、高度乏力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循序成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皮疹,病死率高,幸存者的面部常常遗留瘢痕。天花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疾病,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的木乃伊和其他古埃及木乃伊上,发现有天花留下的疤痕。公元三世纪和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都有大规模天花流行。在18世纪欧洲大陆流行有多种传染病,其中以天花的危害尤甚。欧洲殖民者还把天花带到新大陆,给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土著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我国历史上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大约出现于汉代,晋代有流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
       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那些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不再患此症,由此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据传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张璐的《医通》(1695年)说:“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则遍行南北。”清初医生于茂鲲称:“近来种花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各处盛行”。可见清初人痘术已在南方和中原地区被广泛采用。满清入关前后, 其居住地颇有天花流行, 不少皇室成员感染天花致死, 顺治皇帝二十四岁即死于天花。康熙皇帝对预防痘症极为重视,顺治因痘早逝, 康熙本人亦曾备尝患痘之苦, 促使他下决心推广种痘术。他多次召痘医入宫布痘,亲自下令向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种痘。1682年康熙的《庭训格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49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种痘法在全国城乡的普遍实施也促进了种痘技术的提高,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记有四种接种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种痘新法》则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这完全符合现代制备疫苗的科学原理。

       种痘法很快远传海外,1688年俄罗斯遣人来中国学痘医;1744年,杭州李仁山将种痘法传到日本,并在1840年牛痘法传入前一直采用。18世纪中期人痘接种术还传到美洲大陆。
       人痘接种术传到英国更具有特殊意义,成为牛痘产生的基础。英国皇家学会的档案资料显示,1700年英国的医学家就对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有所了解,1721年天花肆虐英伦三岛,曾任驻土耳其公使的夫人玛丽·蒙塔古积极推广人痘接种术,使这一方法在英国流传开来,牛痘的发明者琴纳在小学时曾被接种过人痘。1770年他随著名外科医生约翰·亨特在圣乔治医院学习,2年后回乡行医,他的职责之一就是接种人痘,当地的挤奶工人相信得过牛天花就不会感染人天花,因此拒绝接种人痘。经过调查,琴纳确信患牛天花和接种人痘一样具有防止天花感染的作用,于是萌发了接种牛痘的想法,1796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一想法,把一位患牛天花女工的痘浆接种到一个男孩身上,获得成功后又5次为他接种人痘,均未感染,证明了接种牛痘可以抵抗天花。在英国,如同人痘接种术一样,牛痘接种开始也受到了许多守旧者的非难,然而它的有效性不容置疑,由于牛痘比人痘更安全、简便,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牛痘苗的制造、检定技术不断改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免疫接种,最终消灭了天花,造福于全人类。
       1805年牛痘法传入我国,我国医学家积极推广牛痘接种。1949年普种牛痘,并建立了天花监视系统。1960年以后我国没有发现天花患者,1980月1日起取消港口天花检疫,目前已不种牛痘了。虽然自然天花已消失,但世界上还有少数几个实验室保留有天花病毒,某些动物的天花病毒与人类很相近,有感染人类的可能,我国仍储备有一定数量的疫苗,以防万一。
       天花由病毒引起,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即使在现代,不幸患上天花通常也主要采用支持疗法。人类之所以能战胜这个历史上为非作歹的恶魔,靠得就是“种痘”这把“利剑” 。以“种痘”为滥觞的免疫接种方法现在已被用来对付许多传染病,成为人类与传染病作战的有力武器。
       令人欣慰的是,在与天花的斗争中人类大获全胜,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在索马里被治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这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所取得的最辉煌战果。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东西方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