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
编者按:近期英国的《经济学人(Econonist)》(2012-4-21)专题论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the third industri alrevolution),即数字化革命。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让数字化革命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使得软件更加智能,机器人更加巧手,网络服务更加便捷。与以前的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会对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并将改变就业的格局。本报今日刊登该专题的编译文章,以供参考。
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展开,制造业正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次革命不仅将改变商业,还将改变除商业外的许多行业。一些令人注目的科学技术正走入公众视线,如智能软件、新型材料、更灵敏的机器人,新型加工(尤其是三维打印)和一系列基于网络的服务。像所有的革命一样,这一场革命将是破坏性的。未来的工厂不会有积满灰尘的机器,机器边上也不会站着身着满是油污的工装裤的工人。工厂里面的机器将非常干净,而且几乎都是无人看管的。大多数工作将不在工厂现场进行,而是在附近的办公室里面,办公室里满是设计师、工程师、IT专家、物流专家、市场专员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
这场革命不仅将影响到如何制造产品,还将影响到在哪里制造产品。过去,工厂常搬到低工资的国家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日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国外生产项目搬回富裕国家,这不是因为工资成本在上升,而是因为这些公司想贴近客户,以更快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因为一些产品很精密,所以让设计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同一个地方有利沟通。
法兰克福会展中心是德国无数个贸易展览会的举办地。在这座造型不规则的会展中心外面,矗立着一座高21米的活动雕像——敲锤人。这个敲锤人手持锤子,稳稳地抬起、落下胳膊,锻打一块金属块。这座雕像的作者乔纳森·博罗夫斯基(Jonathan Borofsky)称,工人运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创造我们生活的世界。这种故事人所尽知。不过劳动工具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将会改变未来的制造业。
欧洲模具展(EuroMold)是法兰克福大型商贸展中的一个展会。它展出了能够制造产品原型的设备,可用将上述设备投入生产的工具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制造业领域的成套工具。老派的工程师使用车床、钻头、冲压机和制模机工作。这种生产方式至今尚存,欧洲模具展展出的设备由身着工装裤的工人操纵,但它们一改传统油腻不堪的形象。每一个展厅到处是发出清脆爽利声响的、高度自动化的机械工具,它们来自美国、亚洲和欧洲。操作这些设备的那些男男女女都站在计算机屏幕前。你在这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榔头。
最近的一届欧洲模具展是2011年11月举行的,展出了另外一种设备——3D打印机。3D打印机通过将材料层层电解沉积的方法来生产产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材料锻打、弯曲、压切。这项工艺被恰如其分地称作“添加型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就是这个原因。一家美国公司——3D系统(3DSystems)应用其3D打印机当场“印制”了一把锤子,这把锤子有整洁的仿木手柄和金属锤头。
向着三维打印的方向前进
这就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你可以找个工厂让它为你生产一把你自己设计的锤子,而你将为此支付上千美元的费用。这是因为制造者首先要生产一个模具,浇铸锤头,磨平锤头,车削出木质手柄,最后把这些部件装配起来。仅做一把锤子,成本将无比高昂。当然,由于规模经济,如果你生产成千上万把锤子,每个锤子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但是,对3D打印机而言,规模经济效应将无足轻重。无论是生产一件产品还是生产机器能容纳的最大量的产品,开动机器的成本都是一样的。这就如同办公室里的二维打印机,无论打印一张信笺还是更多的文件,一直打印到墨盒需更换、纸张需补充为止,其打印的单位成本总是一样的。3D打印的应用范围之广让人难以置信。助听器和战斗机上科技含量较高的零件已经可以按个性化定制的形状打印出来。供应链的地理格局也将转变。在沙漠中央工作的工程师发现自己缺少某件工具,他不必再让人从离他最近的城市送来,他只要简单地下载工具设计图然后把工具打印出来即可。工程项目因需要一套工具而被迫中止,顾客抱怨他们再也找不到之前买过的备用零件,这样的日子或许有一天将一去不复返。
其他的变化也差不多同样重要。新型材料比旧材料更轻,强度更大,更耐损耗。从飞机到山地车,碳纤维正在取代钢铁和铝,成为制造这些产品的主要材料。新技术使工程师可以用很小的尺度塑造物品。纳米技术让产品的功能变强,如止血的绷带,效率更高的引擎和更易清洁的瓷器。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正被用来制造如电池一类的物品。因特网让更多的设计师可以合作开发新产品,因此设计的门槛正在降低。当年福特需要花很多钱来建造他那间位于胭脂河(RiverRouge)旁的庞大工厂,而他的现代同行们除了一台笔记本和发明的渴望之外,几乎可以从零开始。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像3D打印这样的添加型制造尚未达到造出一辆汽车或者一部iPhone手机的程度,但它已被用来生产汽车的个性化部件或者为客户定制iPhone手机的外壳。尽管这是一个相对稚嫩的技术,但大多数人或许已经拥有在3D打印机协助下生产的产品了。它可能是一双鞋子,在批量生产前作为一种设计原型被实体印制出来。它或许是一部助听器,特定为个人定制以适合使用者的耳型。它甚至有可能是件首饰,由3D打印机浇铸成型或者采用越来越多的可打印材料直接做成。
添加型制造只是引领未来制造业的众多突破之一,而且传统生产设备正变得更智能化,更具柔性。大众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一项全新的生产战略——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简称MQB。通过对某些部件如发动机挂接点的参数实施标准化,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有望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所有的模件。今年,大众汽车公司已经引进了这项工艺,且进展迅速,十年之内将有更多新车型面世。最终它将使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分厂能够根据当地市场的要求生产本土化的车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