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医药百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医药百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03 09:3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医药百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概要描述】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03 09:39
  • 访问量:
详情

医药百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日期:2013年12月17日 19:04
 

  近年,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迅速,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仍存在规模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医药虽然起步时间并不太晚,但从发展历程来看,无疑是一个后来者。

  “十一五”时期,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工程投入近200亿元资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显示,生物制药行业是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十一五”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61%。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约为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852.7亿元,同比增长20.5%。我国药企已经基本能生产所有常用药品、疫苗和生物制剂。但是在抗肿瘤药物等部分高端药物上,仍然依赖于进口。同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整体医药产业中的比例为10%左右,与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占整体医药产业比例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在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

  从全球市场占有率上来看,中国生物医药追赶欧美的道路仍然很长。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企业的生物医药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95%,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占5%不到。在世界排名100位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制约因素是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国际医药巨头辉瑞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超过了我国所有生物医药企业的总和。生物医药研发需要的巨大投入,导致我国尝试新药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仿制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和时间,一款生物药仿制成功的成本达到化学新药的80%左右,周期则从三五年到十多年不等。对我国药企而言,仍然是不轻的负担。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我国药企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登记在册的药品生产企业多达6986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行业分散,导致大量研发经费分散在不同的着力点上,难以形成自主创新的合力。

  除了资金之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我国药企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尽管近年从国际知名药企跳槽到国内药企的高端研发人才有不少,但是部分研究机构和药企反映,基层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相对还欠缺。

  我国的医保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在欧美主要国家,抗肿瘤的靶向药物纳入了医保报销的范畴,病人可以长期服用;而在国内,这些药物尚不能享受医保报销的待遇,导致价格较高,病人承受不起,大多只能使用一两个疗程。

  面对国企医药巨头的直接竞争,中国药企的发展将更为艰难。国际药企加速了在中国的布局,研发、临床试验等环节不断向中国转移;随着人体试验成本的大幅提升,中国新药研发的成本将越来越高,中国生物医药在和国企药企的短兵相接中,将丧失自身独有的优势。

  社会疾病谱近年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细分领域存在巨大的俄市场空间。过去人们主要面对急性、致死性疾病,但现在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等慢性病正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将来生物医药的发展趋势,不是通过多开发新品种,或者靠一种药打天下,而是要细分市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应当聚焦一个或者一类靶点进行重点创新和定向的市场拓展,把细分市场做透,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