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rtner《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发布(二)
21.复合事件处理(Complex - Event Processing)
22.社交分析(Social Analytics)
23.私有云计算 (Private Cloud Computing)
整合服务器资源,并按需动态划分计算资源(CPU、内存、储存空间、带宽等)的一种架构,所以可以说是所有云计算的基础架构。
24. App市场( Application Stores)
亦称应用商店,专门为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收费(免费)游戏,应用下载服务的电子应用商店。
25.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在人们接触到的真实世界上,叠加虚拟电子信息,对真实世界的信息进行增强或者扩张,帮助利用者们从事各种活动。
26.内存数据库(In-Memory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27.活动流(Activity Streams)
是某个人在一个特定网站上的所有活动的信息集合。随着 Web 用户越来越依赖于活动流来获取信息,能够发布和订阅活动流数据变得很重要。但是因为 RSS 和 Atom 不支持社交元数据,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格式来发布社交活动。
28. NFC支付(NFC Payment)
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手机支付方式。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译作“近场通讯”。
29.互联网电视(Internet TV):
真正的互联网电视将成为主流。电视制造商正推出能轻松访问内置互联网的电视机。人们很快就能完全无需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而直接通过互联网观看一切自己想看的东西。
30.语音挖掘 (Audio Mining/Speech Analytics)
31.NFC:
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32.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33.机器间通讯(Machine- to - Machin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34.无线传感器网络( Mesh Networks: Sensor)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它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检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以实现复杂的指定范围内目标检测与跟踪。
35.手势控制( Gesture Control)
让你轻移手指就能控制设备。
36.内存分析( In - Memory Analytics)
即直接在内存中访问数据,相对于访问储存在硬盘中的数据,这大大缩短了分析与回复的时间,能很好地解决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分析压力。
37.文本分析(Text Analytics)
能够帮助企业从基于文本的内容中提取潜在、有价值的业务见解.这些内容包括从word文档和邮件到社交媒体流(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等)中的博文。
38.家用健康监控(Home Health Monitoring)
通过使用含多种传感器的嵌入式医疗诊断设备,监测收集家庭中的医学数据,并利用无线网络将这些实测数据发送到相应的健康监测中心,与用户的永久性电子病历相融合。
39.虚拟桌面(Hosted Virtual Desktops)
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在网络上的属于我们个人的桌面系统。
40.虚拟世界( Virtual Worlds)
41.移动OTA支付(Mobile OTA Payment)
OTA,即Over-the-air的缩写,通过移动通信进行交互。与NFC相比,这一技术依赖移动通信的信号。
42.多媒体平板(Media Tablets)
多媒体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是移动设备中最大的两个发展趋势。
43. IT消费化(Consumerization)
最初主要指企业员工们希望采用私有的电子设备处理日常工作时,也能享受与传统办公环境一致的应用体验,目前也扩展到企业外部用户,而云计算、虚拟化和移动设备正在使这种需求成为可能。
44.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s)
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常见的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说话人识别、手形识别、掌纹识别、签名识别、步态识别等。
45.理念管理( Idea Management)
46.消费级车联网( Consumer Telematics)
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人造卫星的GPS系统为基础,通过汽车交换信息的技术。通过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应付紧急情况的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服务。
47.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
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语音识别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系统有:语音输入系统,语音控制系统,或者做到自然语言问答。
48.预测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
即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购买习惯,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
虽然上述48项技术相对独立,但是Gartner倾向于将其联系起来:因为许多新能力和趋势均涉及到多种技术的混合运用。不过这也意味着,其中一项技术不成熟,都会限制这一新能力和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相反,相关技术如果获得突破,那么这一趋势也将突破临界点。
那么,在Gartner看来,哪些新趋势将会突破临界点呢?
希望随时随地用任何设备都能做自己该做的事么?或许HTML5、虚拟桌面以及硅阳极电池等技术的成熟将会使其成为现实。
更大的数据,更宽的视野,更高的价值,这是Gartner对大数据未来的阐释。云计算、大数据、内存数据库技术的突破或许能让这些优势更物超所值,是的,你以后会花费更少的钱在这上面。
我们一直在提物联网,让那些更智能的东西互联在一起,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和工作。这有待于机器间通讯、传感器网络、大数据以及活动流技术的发展。
还记得Siri刚问世时的惊艳吗?如今,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问答玩具来使用。不过,自然语言问答以及NFC技术,或许能让Siri表现的更好:人类或许能以更自然的方式与技术进行交互。
Gartner眼中的趋势还包括3D打印以及未来支付方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