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企业家能力的变动与企业治理

企业家能力的变动与企业治理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03 09:4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企业家能力的变动与企业治理

【概要描述】

  • 分类:理念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03 09:44
  • 访问量:
详情

企业家能力的变动与企业治理

日期:2014年7月7日 18:49
 

企业家的经营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企业治理的影响最大,企业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经营动机,更多的还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特别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组织领导能力。

当企业家能力相对于企业成长存在剩余时,企业就能够稳定成长,当企业家能力相对企业成长出现短缺时,就会出现企业成长停滞。企业成长之初,规模小,对企业家的能力要求也不高,企业家能力存在剩余,这种剩余能力可支撑企业成长。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家的能力不能随企业成长而提高,就会形成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需要变更企业治理方式。

企业成长不一定会导致企业治理方式的变更,企业家能力并非凝固不变,一般企业家能力往往会伴随着企业成长而不断提高。

成长中的企业,要求企业家的能力要随企业成长,企业的成长对企业家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企业在开办之初同其在成长之中相比,对企业家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后者企业家面对的是一个团队。

企业团队的成员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和他们各自独立的认知框架,可能产生现实冲突和激励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对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形成制约,这种制约作用往往会随着企业成长、规模扩大而不断增强。这时企业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化解存在于团队中的认知冲突,形成员工一致认同的发展目标,解决这种问题要求企业家具备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内部形成一致认知。即在企业家认知主导下建立的群体认知框架和行为模式,这种主导认知框架能够约束与其偏离的个体认知和行为,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

最早发现企业家作用的熊彼特,也认识到这种企业家主导下的群体认知框架和行为模式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作为创新者的企业家与团队技术专家相比,已经失去了优势,他强调:企业家的功能是合作完成的。

企业家为了让员工接受自己的经营理念,一种主导型认知框架以便促进企业成长,一定要具备维持和强化自己认知的组织领导能力,这种组织领导能力具体表现为特殊的社会技能,包括交流能力、说服能力、鉴别能力、工作毅力、信誉和公平性等。这些技能对于管理团队的企业家来说,不仅重要而且会随着企业成长团队规模的扩大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企业成长,团队的形成与壮大,作为企业家管理团队所需要的组织领导能力从何而来呢?部分来自于个人的先天禀赋,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后天长期大量的管理实践。

美国学者尼尔逊和温特认为:由于企业成长取决于难以预料时期内发生的大量偶然因素或随机变量,加之人类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企业家只能在他感知和学习的范围内作出选择。企业家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以提高,特别是协调认知和激发动机方面所需的组织领导能力提高更是如此。管理大师杜拉克也认为:管理既非科学也非艺术,而是实践。管理是一项具有极强的“通过干来学习”的活动,其经验经济效应非常明显,企业家管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不只靠书本、培训,还有赖于日积月累的长期管理实践和体验。企业家在长时期的干中学、学中干,无疑有利于企业家维持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企业家的组织领导能力——形成认知一致性能力不断的得到累积性提高。美国很多企业家的父辈多为企业家,家族经营的环境的耳濡目染,对日后的顺利接班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企业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管理实践,企业成长过程是企业家主导型认知框架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成长、企业家能力、主导型认知框架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管理实践的增加,企业家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特别是企业家的组织领导能力提高,而这又有利于企业家主导型认知框架的形成,而这种主导型认知框架的形成,又有利于企业团队力量的发挥,促进企业成长,而企业不断的成长又给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机会,进而又有利于企业家能力的提高,这种循环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实现经验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只要这个循环过程的链条不出现断裂,这种互为因果的良性互动循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使得企业家能力随企业成长而提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裕润立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288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